中華民國徵信品質保證關懷交流協會

法律專欄

通姦罪沒了還能告妨礙家庭?通姦除罪化不等於外遇無罪!
侵害配偶權的保護與制裁
近年來,社會觀念的轉變促使了通姦罪的除罪化,這引發了眾多對家庭價值觀念的重新思考。然而,通姦罪的除罪並不代表外遇變得無罪可犯,尤其是在涉及妨礙家庭的情境下。

通姦罪除罪化的原因
通姦罪的除罪化並非一蹴而就的決策,而是基於多方面的考量。首先,世界潮流指出,眾多國家早已跟進通姦除罪的步伐,彰顯社會普遍趨於接受外遇不再納入刑法制裁的潮流。其次,強調性自主權,即個體在婚姻中擁有自主權,通姦罪的規定干涉了這一基本權利。非重要法益的轉變表現在社會對於婚姻及家庭制度的觀念變遷,多元情感接受度上升,使得原本目的在維持忠誠義務的通姦罪變得不再符合時代潮流。不符比例原則指出,通姦罪作為一種刑法制裁,其效果並不符合社會的期待,且可能造成人民蒙受過大損失。最後,性別差異上的不平等,通姦罪的實際執行存在偏向,違反了平等權的原則。

通姦的定義及其演變
通姦,即與配偶以外的異性發生性行為,是一個傳統的道德觀念中所不容忍的行為。在通姦罪的除罪後,對於通姦的定義也需重新詮釋。傳統上,通姦被視為婚姻制度的破壞者,違反了一夫一妻的社會基石。然而,除罪化的舉措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通姦是否應該繼續被視為違法行為,或者是否可以透過其他法律途徑加以處理。

通姦與妨礙家庭的制裁
通姦罪除罪化後,有人擔心婚姻制度是否會受到侵害,尤其是在涉及妨礙家庭的情況下。然而,值得強調的是,通姦罪的除罪不代表外遇變得毫無制裁。在通姦罪不再是法律所規範的情況下,我們仍有其他法律手段來應對外遇對家庭的衝擊。

在法律層面上,侵害配偶權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制裁手段。通姦罪的主要弊端在於蒐證難、證據成立的難度高,而侵害配偶權相對而言要求的證據較寬鬆,例如曖昧簡訊等就可以成立。這使得受害者能夠更容易地提出告訴,而不必過於依賴通姦罪的具體證據。

通姦罪的具體內容與提告程序
通姦罪在立法上的目的在於維護婚姻生活的美滿,然而,除罪化後,通姦罪的刑責內容失效。刑法第239條原本規定有配偶而與他人通姦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但這條條文在通姦除罪後已經不再適用。

提告通姦罪的方式為告訴乃論,即被害人必須親自提出告訴,經檢察官開啟偵查後,法院才能進行相關審判。告訴權的時效期限為發現通姦後的6個月內,而通姦罪的追訴期為5年,超過此期限即不能再追究責任。

外遇在法律規範下的處理
外遇不再被通姦罪所約束,但這並不表示法律對外遇行為毫無制裁。在通姦罪除罪化後,更應該注重法律的彈性和適應性,以因應不同的家庭狀況。侵害配偶權成為一個更具操作性的制裁手段,其要求的證據相對寬鬆,使得受害者能夠更迅速地提出告訴。

在外遇問題上,法律不再將其納入刑法範疇,而更注重保護受害方的權益。這種轉變反映了社會對家庭價值觀念的重新定義,並且強調法律應該更為彈性,以滿足不同家庭背景和價值觀的需求。

外遇的社會觀感與法律適用
隨著通姦罪的除罪,社會對外遇的觀感逐漸轉變,人們更傾向於將其視為家庭問題,而非刑法所應該介入的範疇。法律的適用應該更具智慧,以因應現代家庭多元的現實。然而,外遇依然可能對家庭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需透過其他法律手段來解決。

侵害配偶權的保護與制裁
侵害配偶權作為通姦罪除罪後的替代手段,其具體內容主要在保護受害方的家庭權益。與通姦罪不同,侵害配偶權不需強調性行為的具體證據,例如性愛照片或影片,而更強調行為的曖昧性,如簡訊內容等。這樣的要求使得受害方更容易提出告訴,並在法庭上獲得支持。

外遇的法律處置與情感重建
在面對外遇問題時,法律的處置僅為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會應該重視家庭成員的情感需求,提供協助與輔導,協助他們度過難關。法律的角色在於維護公平和保護權益,而不是替代情感的治療。

外遇對婚姻的挑戰與新觀念的建立
外遇不再是刑法範疇的一部分,這讓我們更應該從婚姻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家庭成員之間的信任、溝通和情感建設變得更為關鍵。社會應該鼓勵更健康的婚姻觀念,尊重個體的選擇,並提供更多的支持與教育資源,以預防外遇發生。

通姦罪的除罪化開啟了一個新的社會法律時代,重新檢視我們對婚姻、家庭和性自主權的理解。儘管通姦罪不再是法律所約束的範疇,外遇行為仍需在其他法律框架下受到制約,以確保社會的穩定和個體的權益。在這個新時代中,法律應該更注重保護家庭成員的權益,並提供更多彈性的處理方式,以因應多元化的價值觀。



婚姻破壞怎麼做?一篇解析
解析澎湖法律諮詢

文章引用自:

TOP
蘋果網頁設計©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